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内科部 - 内分泌与代谢科 - 科室动态

2016联合国糖尿病日 着“眼”糖尿病,关注糖尿病眼病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11月14日电(通讯员 李彩宏)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主题是“着眼糖尿病”(Eyes on Diabetes),着重强调2型糖尿病筛查对于改变疾病进程和减少并发症风险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是各类型糖尿病管理的核心内容,呼吁全世界的糖尿病医务工作者和大众要重视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尤需关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筛查。

  为抗击糖尿病,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一直致力于糖尿病防治的科普宣教,每月都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不仅由内分泌科医师、营养师及个案管理师带来全方位的糖尿病治疗与自我管理知识,还联合多学科医师团队全面普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知识,如已举办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主题讲座。在此整理由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眼科胡运韬主任主讲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科普讲座内容,呼吁糖友关注糖尿病眼病。

  一、糖尿病是眼睛的隐形杀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率不足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患糖尿病时间有关,如果血糖控制不良,病程5-10年即可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若病程在15年以上,即使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也在60%以上,其中导致失明的可占50%。

  由于糖尿病对视网膜微血管的损害是隐匿和缓慢形成的,患者常因无自觉症状而忽视检查和治疗,当出现视力损害时往往病变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因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5倍,糖尿病是眼睛的隐形杀手。

  

  二、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能够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缺氧,从而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水肿、渗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增殖性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称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也简称糖网病。

  三、为什么要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患眼失明。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是隐匿性的,当患者感到视力明显下降时,往往病变已经发展到晚期。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在糖尿病病程的中后期(5-10年)出现,早期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

  4. 严格控制血糖,及时诊断和治疗,90%的糖尿病可以避免失明。

  四、致盲主因认识不足

  糖尿病致盲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忽视医务人员的指导,在确诊糖尿病后,从来不进行眼底等并发症筛查,或认为检查一次眼底正常后就可以一劳永逸,忽视了定期复查,等到视力下降时,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五、早期筛查,预防为主

  如果能够严格地控制血糖,及时接受眼部检查和治疗,糖尿病致盲的可怕后果90%可以预防的。通过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 筛查建议: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眼底。已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检查次数要增加。当患者首次被诊断糖尿病后,应按照如下提示进行眼部检查:

  (1)如果您是小于30岁的患者,那么确诊糖尿病5年之内必须进行眼部检查。

  (2)0岁或者是年龄更大的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数月之内,就应进行眼部检查,因为可能您在被确诊之前,糖尿病已经隐蔽存在了一段时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发生了。

  (3)对于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妊娠头三个月,要密切观察,并于妊娠期间三个月检查一次眼底,因为妊娠期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发展很快。

  (4)如果有与糖尿病相关的肾功能衰竭或截肢手术史,或糖尿病史超过15年,则应立即找眼科医师进行眼部检查,因为这是糖尿病视力损害的高危人群。

  (5)如果患糖尿病后出现如下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做眼部检查:单眼或双眼出现视力改变;视力改变持续数天;出现与血糖变化无关的视力降低。

  2.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1)血糖:早期降糖具有重要意义,血糖控制有记忆效应,早期的血糖控制不良,在10年后发挥作用。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可降低25%。

  (2)血压:严格控制(144/82mmHg)较常规控制(154/87mmH g),大小血管的病变风险小。目标血压为<130/80mmHg,对于蛋白尿患者应<125/75mmHg。

  (3)血脂:同时降低血脂水平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还可使使激光治疗的风险降低。

  六、正确认识激光治疗

  

  1. 激光治疗的原理

  (1)减少渗漏、水肿:光凝视网膜内微血管瘤和扩张的毛细血管,减少视网膜渗出和水肿;视网膜小动脉收缩,扩张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和闭塞,减少血管渗漏。

  (2)改善缺氧:封闭大片的无灌注区,降低视网膜耗氧,使视网膜缺血改善;光凝使视网膜变薄,脉络膜血管内的氧更容易扩散进入内层视网膜;破坏耗氧量高的外层视网膜,使内层得到更多营养和氧供应。

  2. 激光治疗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1)加重黄斑水肿——视力下降

  (2)视野缩小

  (3)暗视力下降

  (4)玻璃体出血

  3. 消除激光治疗的误区

  激光治疗只能控制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加重,防止并发症,难以恢复已经丧失的视力,激光的目的是防止视力丧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过激光治疗或玻璃体手术治疗后并不能一劳永逸,还应定期检查眼底,进行必要的补充治疗。

  总结

  1. 严格控制血糖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致盲的危险。

  2. 定期的眼部检查有助于防止视力丧失。

  3. 如果视网膜病变得到及时治疗,大部分糖尿病人能够维持一定视力,完全失明的只是少数患者。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控制,但不可逆转。早期发现和激光治疗能显著降低DR致盲的危险性。

  5. 激光治疗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视力,稳定病情,但不能使丧失的视力恢复。

  6. 经激光治疗的DR即使将来需要做玻璃体手术,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也远远好于未经激光治疗的患者。(文/胡运韬,编辑/李彩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