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原版栏目»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支部动态】“知邻知古,护我中华”——专科第二党支部参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9-05-30 阅读次数:

  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5月30日电(通讯员 周毅辉)2019年5月26日,威尼斯9499登录入口专科部第二党支部组织党员和群众,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进行以“知邻知古,护我中华”为主题的参观活动。

  参观前,支部书记潘钰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潘钰强调,通过参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古今中外藏品,支部党员要带领群众梳理东西方国家兴衰的历史,体会历代先贤前辈维护中华文明的拳拳赤子之心,最终升华为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本次“知邻知古,护我中华”主题参观活动的重点安排在“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特展。此特展为阿富汗国宝世界巡展的一站,在清华大学仅停留两个月,支部党员群众有幸欣赏到了这批久经磨难始得幸存的珍宝。“器服物佩好无疆”语出《穆天子传》,记载了周穆王西方巡游,见到西王母和西方的奇珍异宝,不由发出“器服物佩好无疆”的由衷赞叹。而我国源远流长的西王母传说,可能就是对古希腊文明“母亲女神”——西布莉女神的崇拜,经由东西文明的十字路口阿富汗传播到我国后进一步衍生的民间崇拜。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中华文明与邻邦文明之间长期交流、互相借鉴,最终孕育出我们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

  在长达4000年的历史演变中,阿富汗这片广袤的土地由于其丰富的矿产和重要的地理位置,相继成为了多个部落、国家乃至文明惨烈厮杀与争夺的战场。本次特展中展出的珍宝所代表的生活、文化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只能在玄奘法师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窥见只鳞片羽。透过这些历经千年终得幸存的宝贵遗产,让我们深深认识到文明之间竞争的残酷,也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至今感到庆幸与自豪。

   

  本次特展还展出了阿富汗考古史相关文献。阿富汗素有“帝国的坟场”之称,自踏入近代历史以降,阿富汗人民反复在各大帝国主义势力中挣扎求生。直至今日,这片孕育人类文明的热土仍然饱受战火和极端宗教势力的蹂躏,甚至国家博物馆也在恐怖袭击中丧失了70%以上的文物。我们为阿富汗考古工作者以生命捍卫民族文化脉络的精神而深深感动,同时也深刻的感受到,只有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才能够将我中华文化保护好,让一代代中华人民享受到国家富强的共同果实。

  在展览结尾处的墙壁上印刻着一句箴言:“A nation stays alive when its culture stays alive.(文化在,则国家存。)”这也是我们这次主题参观活动给各位党员群众的临别赠言。我们要通过学习邻邦的历史、文化,反求诸己于我们自己的国家,将爱国主义深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只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勇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牺牲,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走向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Baidu
sogou